EN

国际学院开展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文化大讨论活动(一)

2024/4/10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和中央外事工作会议要求,落实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意见和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高水平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核心地位,持续深化先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国际学院结合自身国际学生培养实际,在学院开展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文化大讨论活动。

学院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汕头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文化大讨论工作方案》,并根据《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国际学生培养情况,围绕国际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全校本科国际学生公共必修课程设置等方面展开讨论。

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国际学院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关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在新版培养方案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修订为“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五育融合,践行‘国际中文教育+’教育理念。培养具有较高汉语水平,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同时具有较为系统的商务理论知识和国际商务能力,拥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和世界胸襟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所培养毕业生能够在跨文化环境中运用汉语从事商务、教育、文化交流等工作”。该培养目标与学校初步建议的人才培养总目标“秉承‘建立自我,追求无我’育人思想,培养具有奉献精神、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并满足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有志、有识、有恒、有为’高质量创新人才”基本一致。因汉语教育专业培养对象均为国际学生,相对国内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国际学院对培养目标部分措辞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使其在匹配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前提下,更具特色且更符合国家对国际学生的培养要求。

疫情放开后,学校国际学生规模稳步增长,就读本科专业的国际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为进一步完善各专业对国际学生的培养要求,加强课程管理,国际学院配合教务处于2023年底就学校本科国际学生公共必修课程要求进行讨论,建议要求自2022级开始的所有本科国际学生修读“国际生公共必修课程模块”。该建议已提交学校教学委员会讨论并通过。在本次“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文化大讨论”中,国际学院对“国际生公共必修课程模块”课程设置进行了多次讨论,对原模块中的课程进行优化及调整,使该课程模块更好地与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相匹配。

国际生公共必修课程模块包含的课程主要涵盖中国国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风俗习惯、跨文化交际等内容,以帮助国际学生增进对中国的了解与认识,有助于学生熟悉和适应来华学习、生活环境,拥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现有的“国际生公共必修课程模块”课程包括中国概况、中国文化概论、中国社会概览、跨文化交际、中国经济概览五门课程。单从课程名称来看,五门课程包含的概念较为相近,容易出现内容交叉重复的问题。此外,这几门课程将对全校国际学生开放,需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语言基础、学业背景和学习需求。基于上述原因,国际学院教师在本次讨论中初步确定将“国际生公共必修课程模块”课程调整为中国文化赏析、跨文化交际、中国概况、中国经济概览及中国当代社会话题五门课程。调整后课程内容各有侧重点,教学质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将有利于国际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社会习俗、改革开放政策、营商环境等各个方面,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在跨文化环境中运用汉语从事商务、教育、文化交流等工作,培养学生多元文明互鉴融合发展意识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同时,在国际学院课程中增设区域文化实践、社会文化调查等实践类课程,也将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中国,了解中国发展实际及新趋势。